《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云:

「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

  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

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般若經》云:

「以見他為福,隨喜佐助故,手得羅網相。」

《四十二章經》云:

「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

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P34~35

五悔法門 c隨喜-3/4

隨喜,是對一切眾生的功德修隨喜,雖然自己沒有作善,也同樣有隨喜的功德。

《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云:

「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

  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

  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

  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

  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

  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

  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

  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可知菩薩不僅隨喜於如來難行能行之因地善行,

  乃至於成佛之一切果德,亦深心讚歎;

  不僅隨喜於十方世界六趣四生之所有功德,乃至小如微塵之善,悉皆隨喜。

  天道:  隨喜欲界天修十善功德,隨喜色界天修十善與四禪定功德,

          隨喜無色界天修十善四禪定與四空定功德

  人間:  隨喜他人出家,隨喜他人修六波羅密,

          隨喜他人持戒、坐禪、修智慧,隨喜他人修禮敬諸佛等普賢十大願,  

          隨喜他人學教、講經、依教奉行,隨喜他人持咒、念佛、參禪

  阿修羅:隨喜他們曾經修布施

  畜生:  隨喜如烏鴉反哺、羊子跪乳之德

  鬼趣:  隨喜主命鬼王受記作佛,堅牢地神守護閻浮提眾生

  地獄:  隨喜地獄眾生受苦時一念悔恨往昔造罪之心

 

P36

五悔法門 c隨喜-5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

  「我弟子     至心隨喜,願我及一切眾生畢竟永捨嫉妒之心,

    於三世中一切剎土,所有學脩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隨喜。」

《法華三昧寶懺》云:

  「弟子     至心隨喜,

    諸佛菩薩諸功德凡夫靜亂有相善漏與無漏一切業弟子    咸隨喜。」

《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云:

  「十方凡聖  一毫之善  我皆隨喜  福德能令  見者生喜  是故我喜」

P37~38

五悔法門d回向-1/2

《大乘義章》云:「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

Why

「回」者轉也。「向」者趣也。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趣向三處。

準《華嚴》,回向即是發願,圭峰謂不過三處,即眾生、佛道、真如也!

《華嚴》文極浩瀚,意多遍兼三處。

一者菩提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趣向於佛果菩提,所謂回因向果也;

二者眾生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施於一切之眾生,所謂回自向他也;

三者實際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趣求真如實際,所謂回事向理也。

這三處回向,又須合為二種:一者「隨相」、二者「離相」,此二種義,缺一不可。

  若缺於隨相之義,則墮於二乘;

    以二乘人,既不知回向佛果,亦不肯回施一切眾生。

  若缺於離相之義,則墮於凡夫;以凡夫無處不著相。

所以回向必須有三處,回向菩提,以完成自利之行。

                    回向眾生,以完成利他之行。

                    回向實際,以遠離二利之相,而會歸於中道理體。

迴向者能除「狹劣障」,能成廣大善法。

  「狹劣障」者,凡夫執著成性,只想到卑處,想不到高處。

    只見到小處,見不到大處。只解到淺處,解不到深處。

  能成廣大善法者,「積集」諸善、「淨治」諸善、「長養」諸善,

    雖極微少,令增廣多。又使現前諸已感果將罄盡者,終無窮盡。

 

 

 

 

P39

五悔法門d回向-3

How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

  「我弟子     至心回向,願我所修一切功德,資益一切諸眾生等,

    同趣佛智,至涅槃城,不入涅槃。」

《法華三昧寶懺》云:

  「弟子     至心回向,

    三業所修一切善供養十方恆沙佛虛空法界盡未來願回此福求佛道。」

《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云:

  「無始來時乃至今日盡未來際一毫之善及以懺悔勸請隨喜

皆同法界與諸眾生共成佛道」

P40

五悔法門 e發願-1

Why

發願雖位列五悔之終,實一切行門之始。

蓋一切行門以解門為方便,一切解門以行門為究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

    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

    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

    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

    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

    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儀軌》云:

能如說修行,利益諸眾生,攝受于有情,代眾生受苦,

勤修諸善根,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法供養如是。

P41~45

五悔法門e發願-2~6

How

入堂問訊:一切三寶體常遍滿無所不在眾生迷惑追情逐物流轉可哀

          我為眾生翻迷歸悟  禮敬三寶

第一拜:一切恭敬    弟子     願與弟子

        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法俗眷屬冤親債主

        乃至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菩薩

        身智行願威神之力清淨三業分身塵剎盡未來際

        至心敬禮盡虛空徧法界微塵剎土中大覺至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讚嘆: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觀想:空中十方諸佛金身巍巍坐寶蓮臺咸放光明來照我及眾生遍滿虛空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發願:願令十方一切眾生速疾皆得  親近供養諮受正法

第二拜:一切恭敬    弟子     願與弟子

        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法俗眷屬冤親債主

        乃至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菩薩

        身智行願威神之力清淨三業分身塵剎盡未來際

        至心敬禮盡虛空徧法界微塵剎土中清淨圓滿十方三世一切法藏

  讚嘆: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觀想:空中無量經卷放光遍滿虛空

        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發願:願令十方一切眾生速疾皆得受持讀誦如法修行及為他說

第三拜:一切恭敬    弟子     願與弟子

        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法俗眷屬冤親債主

        乃至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菩薩

        身智行願威神之力清淨三業分身塵剎盡未來際

        至心敬禮盡虛空徧法界微塵剎土中慈悲喜捨十方三世一切賢聖

  讚嘆:僧寶清淨不思議身披如來福田衣堪作人天功德主堅持戒行學無為

  觀想:空中菩薩聲聞諸賢聖僧威儀端嚴放光遍滿虛空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聖僧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發願:願令十方一切眾生速疾皆得親近供養發菩提心至不退轉

問訊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

本尊(觀音菩薩)三拜:

        一切恭敬    弟子     願與弟子

        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法俗眷屬冤親債主

        乃至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菩薩

        身智行願威神之力清淨三業分身塵剎盡未來際

        至心敬禮盡虛空徧法界微塵剎土中

        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本尊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讚嘆:永使蒼生離苦海常教赤子有慈心我今宿植善因緣修持觀音大悲法

  觀想:頂上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坐寶蓮臺放光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觀音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菩薩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發願:願令十方一切眾生速疾皆得除滅惡業重罪離諸障礙

        資生眾具悉皆充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