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5

五悔法門 a懺悔6

●「正修懺儀」,即「事懺()」,屬於「有相修」。

  內容不外身禮敬、口唱念、意緣法等三業的運為;

    即事中修一心精進(專心投入身、口之儀軌事行)

  雖是「事修」,但仍然是「事中帶理」而修,在所謂「事修」之中,

    內心應同時修習止觀。

  《補助儀》云:「凡宣悔詞,須加事想,破於愛心。」

  行者必須運想「逆順十心」於此懺悔之修持當中,方能與行法相應。

  《摩訶止觀》卷四上云:

  「所謂「順十心」者,乃是指順於生死流的十種惡心,

    即:一、由愛見故內計我人,二、外加惡友,三、不隨喜他一毫之善,

    四、唯遍三業廣作眾罪,五、事雖不廣惡心遍布,六、晝夜相續無有間斷,

    七、覆諱過失不欲人知,八、不畏惡道,九、無慚無愧,十、撥無因果。

    由於有這十種惡心,方才使吾人流轉生死窮劫難出;

    今當更求十種對治之善心,以逆於生死流,

    亦即:一、深信因果,二、生重慚愧,三、生大怖畏,四、發露懺悔,

    五、斷相續心,六、發菩提心斷惡修善,七、勸策三業翻昔重過,

    八、隨喜凡聖一毫之善,九、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及諸眾生,

    十、今知空寂,為求菩提、為眾生故,廣修諸善,遍斷眾惡。

    若不解此十心,全不識是非,云何懺悔?

    設入道場,終無大益,是名懺悔事中重罪也。」

  又初入懺時,修三業供養之前,亦有明文指導應如何作觀。

    智者大師云:「應先慈念一切眾生,欲興救度。

    次當起殷重心,慚愧懇惻,存想如來、三寶,畟塞十方虛空,影現道場。」

  於禮敬三寶中,亦指示用心方法。

    智者大師云:

    「心隨身口,一心頂禮,無分散意。了知此身如影不實,於能禮、所禮,

      心無所得。一切眾生,亦同入此禮佛法界海中,總禮十方佛……。」

    荊溪尊者(西元 711782 年、天台宗第九祖湛然大師 )

    更依此意,於禮敬三寶節中,於《補助儀》另作說明,並造禮敬偈云:

    「當唱「一心」時,先專至敬禮,為「事一心」。

      次想能所〔皆空寂〕為「理一心」。應觀想曰: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

      釋迦牟尼(此四字隨文照改)影現中,我身顯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如誦經一法,大師亦諄諄誘導行者須如理作觀,如於第九節誦經方法中示:

    智者大師云:

  「夫誦經之法,當使文句分明,音聲辨了,不寬不急,繫緣經中文句,

    如對文(此云「誦」者乃是默背之故)不異,不得謬誤

    (以上示事修,以下明理觀)。

    當次靜心,了音聲性,如空谷響。

    雖不得音聲,而心歷歷,照諸句義,言詞辨了。

    運此法音,充滿法界,供養三寶,普施眾生,令入大乘一實境界。」

  故知所謂「事修」之中,其實是處處帶有理觀而修。

  此中皆有著:「發菩提心,緣法界一實相境,而修中道觀」的基本理觀原則。

●「正修三昧」,即「理懺()」,屬於「無相修」。

  即理中修一心精進(隨時覺觀當下一念心性,從本以來不生不滅,

  一切所造之事與心性無別,亦無生滅,常住一相) 

P26

五悔法門 a懺悔7

《修懺要旨》云:

「上諸觀想(指法華三昧懺儀前九節之事懺),雖皆稱理,而帶事修。

蓋欲行人涉事之時,體事即理,心無倚著,功不唐捐,故如前施設。

今之禪法(指第十節之「正修三昧」)乃是正修,純用理觀。」

就懺儀原意,這一部份的禪觀正是本懺法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份。

遵式大師(於本懺勘定序文中)云:

「十科行軌,理觀為主(指第十節正修三昧),

儻一以誤,九法(指前九節之事行)徒施。」

故知懺法必得理事兼具,並以理懺(理觀)為修持正行,

而今時下坊間的趕經懺法事,得宜與否,智者自明。

P27

五悔法門 a懺悔8

至於就懺儀原意,這一部份的禪觀正是本懺法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份而言。

智者大師示觀法云:

「云何正觀?如菩薩法不斷結,不住使海,觀一切法空,如實相,是名正觀。」

《普賢觀經》云:

  「如來滅後,云何眾生起菩薩心,……正念思惟一實境界。……

    云何復當不斷煩惱、不離五欲,得淨諸根,滅除諸罪。

    父母所生清淨常眼(義該六根),不斷五欲而能得見諸障外事?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云: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

  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

P28

五悔法門 a懺悔9

又行者當如何才能「觀一切法空」呢?當諦觀現在一念妄心,隨所緣境。

智者大師云:

「行者當諦觀現在一念妄心,隨所緣境(而生其心)

如此之心,為因心故心?為不因心故心?為亦因心亦不因心故心?

為非因心非不因心故心?為在三世?為在內外?兩中間?有何足跡?

在何方所?如是等種種因緣中,求心畢竟不可得!

心如夢幻不實,寂然如虛空。……心常寂然,亦不住寂然。……

雖不得心、非心相(即空),而了了通達一切心、非心法(即假)。……

諸法解脫,滅諦寂靜(即中)。」

《普賢觀經》偈誦云: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智者大師云:

「作是懺悔名大懺悔,名莊嚴懺悔,名無罪相懺悔,名破壞心識懺悔。」

P29

五悔法門 b勸請-1

Why一切施中,法施為勝。勸請者請佛住世轉大法輪,此即法施。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三》云:

「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供養如來。若復有人勸請如來

轉大法輪所得功德。其福勝彼。何以故。彼是財施。此是法施。」

由其法施。有五勝利。云何為五。

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財施不爾。

二者。法施能令眾生出於三界。財施之福不出欲界。

三者。法施能淨法身。財施但唯增長於色。

四者。法施無窮。財施有盡。

五者。法施能斷無明。財施唯伏貪愛。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三》云:

  「由此勸請善根。皆為諸佛歡喜讚歎,當入於無餘涅盤,當受勸請轉大法輪。」故知得遇三寶,是眾多善緣的成就。若沒有佛陀累劫勤修、大梵天王請佛住世、  

  僧寶承傳法脈、大善知識慈悲化眾,則芸芸眾生,將無可依怙、出離。

 

 

 

 

P30

五悔法門 b勸請-2

How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三》云:

  「我今歸依十方一切諸佛世尊。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轉無上法輪。

    欲舍報身入涅盤者。我皆至誠頂禮勸請轉大法輪。雨大法雨。然大法燈。

    照明理趣。施無礙法。莫般涅盤。久住於世。度脫安樂一切眾生。如前所說。

    乃至無盡安樂。我今以此勸請功德。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過去未來現在諸大菩薩勸請功德回向菩提。

    我亦如是勸請功德。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P31

五悔法門b勸請-3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

  「我弟子     至心勸請,願令十方一切菩薩未成正覺者,

    願速成正覺;若已成正覺者,願常住在世、轉正法輪,不入涅槃。」

《法華三昧寶懺》云:

  「弟子     至心勸請,

    十方法界無量佛惟願久住轉法輪含靈抱識還本淨然後如來歸常住。」

《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云:

  「十方諸佛以道眼力知我見我勸請諸佛

    惟願久住轉正法輪所在生處常能勸請」

P32

五悔法門c隨喜-1

此中勸請與隨喜二者,是屬於修道的順緣,能積集資糧。

何謂隨喜?隨是隨順、不違背。喜是欣悅、無瞋、喜慶。

  「隨」者隨順其理。「喜」者欣悅其事。

  「隨」者隨事隨理,隨權隨實。「喜」慶因慶果,慶幸奉行佛法、弘揚佛法。

詳言之,隨事就是隨順事相;隨理就是隨順理性。

  理就是實相的理體,法界的本性。法界本性,不出現前一念心。

    現前一念心,就包括法界性和法界體。

    現前一念心,隨法界的功德,所以說隨喜功德。

    佛的本體就是理,佛的理也就是法身。

  佛出世來教化十方一切眾生,這是事。

  由理而隨事,由事而隨理,這叫做理事無二。事不離理,理不離事。

    看起來是兩個,其實是一個,看起來是一個,又可以分為兩個,

    所以說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就是中道之理。

隨權隨實的功德,就是佛所說權的功德隨喜,佛所說實的功德隨喜。

  自己有了這種善因,才能聞到妙法,這是喜慶的因,而能遇到這種妙法。

  遇到妙法之後,專心修持,將來就會得到菩提果。

亦即隨順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慈悲喜捨的道理,

    我都了解明白,如果有機會,我都歡歡喜喜的實行。

Why因為隨喜別人的功德,可以破除我們的疑心、嫉忌心和憍慢心。

      若是對於自身所造的善業修隨喜,也是在增長自己的善根。

  《般若經》在〈福德品〉談到隨喜,修學佛道,特別是大乘佛道,

    真正重要的是福、智二資糧,福、智資糧必須互相為增上緣。

    先要有福德,然後以智慧作為基礎,沒有廣大的福,大乘是走不上去的;

    當然福還要智慧來攝持的。兩者互相攝持,輾轉增上。

  要積廣大的福,《般若經》上說明,隨喜可以積最大最大的福德,

    若能跟般若相應,隨喜的功德是無比的廣大。

P33

五悔法門c隨喜-2

How

《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於法會,    得聞是經典、    乃至於一偈,    隨喜為他說

    如是展轉教、    至於第五十,    最後人獲福、    今當分別之。

    如有大施主,    供給無量眾,    具滿八十歲、    隨意之所欲,

    見彼衰老相,    發白而面皺,    齒疏形枯竭,    念其死不久,

    我今應當教、    令得於道果。    即為方便說、    涅槃真實法,

    世皆不牢固,    如水沫泡焰,    汝等咸應當、    疾生厭離心。

    諸人聞是法,    皆得阿羅漢,    具足六神通、    三明八解脫。

    最後第五十,    聞一偈隨喜,    是人福勝彼、    不可為譬喻。

    如是展轉聞,    其福尚無量,    何況於法會、    初聞隨喜者。

    若有勸一人、    將引聽法華,    言此經深妙,    千萬劫難遇,

    即受教往聽,    乃至須臾聞,    斯人之福報,    今當分別說。

    世世無口患,    齒不疏黃黑,    唇不厚褰缺,    無有可惡相,

    舌不乾黑短,    鼻高修且直,    額廣而平正,    面目悉端嚴,

    為人所喜見,    口氣無臭穢,    優缽華之香、    當從其口出。

    若故詣僧坊,    欲聽法華經,    須臾聞歡喜,    今當說其福。

    後生天人中,    得妙象馬車、    珍寶之輦輿,    及乘天宮殿。

    若於講法處、    勸人坐聽經,    是福因緣得、    釋梵轉輪座。

 

 

 

    何況一心聽,    解說其義趣,    如說而修行,    其福不可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菩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